WFB无密封自吸泵是一种集自吸功能与无密封设计于一体的新型泵类设备,凭借“无机械密封、无需灌液启动、耐腐耐磨”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水处理等领域。其使用过程需兼顾自吸性能保护与无密封结构的特殊性,具体步骤如下:
一、启动前的准备:“查”与“调”
介质适配性检查
确认输送介质(如清水、腐蚀性液体、含少量颗粒的浆液)与泵的材质匹配(铸铁适用于中性介质,不锈钢/氟塑料适用于酸碱介质),避免因材质不耐腐导致泵体损坏。
检查介质温度:不得超过泵的额定温度(通常≤120℃,具体看型号),高温介质需提前确认泵的耐高温设计。
管路与附件安装核查
吸入管路:需采用刚性管道(避免软管塌陷),长度不超过泵的自吸量程(通常3-8米),且吸入端需安装过滤器(滤网孔径≤3mm),防止杂质进入泵体堵塞叶轮。
排出管路:安装止回阀(防止停机时介质回流)和闸阀(调节流量,避免超压运行),管路连接处需密封(用密封垫或生料带),禁止漏气(漏气会导致自吸失效)。
泵体位置:放置于水平、稳固的基础上,与管路的连接需自然对齐(避免强行安装导致泵轴偏心),底部地脚螺栓固定牢固,减少运行震动。
首次启动前的“灌液”与“排气”
虽然WFB泵具备自吸功能,但首次使用或长期停用后,需向泵的“储液室”(泵体顶部的腔体)灌液至液位线(观察窗可见液体),确保叶轮初始浸没在介质中,缩短自吸时间。
打开吸入管路和排出管路的排气阀,启动电机瞬间关闭排气阀,待泵体运行平稳后,观察排出管路是否有连续液体流出,确认排气彻底。
二、运行中的操作:“稳”与“控”
启动与自吸过程
启动电机:首次启动时先点动电机(运转1-2秒后停机),观察叶轮转向是否与泵体上的箭头一致(反转会导致无法自吸),转向错误需调换电源相序。
自吸阶段:正式启动后,泵通过叶轮旋转形成负压,将吸入管路中的介质“吸入”泵体,此过程通常持续30秒至2分钟(根据管路长度和介质粘度而定),期间若泵体发出“空转异响”,需停机检查吸入管路是否漏气或过滤器堵塞。
运行参数监控
流量与压力:通过排出管路的闸阀调节流量,避免超额定流量运行(会导致电流过大、泵体过热);压力表读数需稳定在额定扬程范围内(波动≤0.05MPa),超压时需关小出口阀降压。
电机与泵体状态:运行中注意听泵的声音(正常为平稳“嗡嗡声”,异常包括“摩擦声”“异响”),触摸电机外壳温度(≤70℃,烫手即停机检查),观察储液室液位(若持续下降,可能是吸入管路漏气,需停机补液并排查)。
特殊介质的注意事项
含颗粒介质:需控制颗粒粒径≤泵的允许范围(通常≤5mm),且运行时避免频繁启停(防止颗粒沉积在叶轮与泵壳间隙,造成卡涩)。
易结晶介质:停机前需用清水冲洗泵体(通过旁通管路引入清水),防止介质结晶堵塞流道。
三、WFB无密封自吸泵的停机与维护:“护”与“养”
规范停机步骤
先关闭排出管路的闸阀(防止停机后介质回流冲击叶轮),再切断电源,待电机完全停转后,打开泵体底部的排污阀,将残留介质排空(尤其输送腐蚀性介质时,必须彻底排空,避免长期滞留腐蚀泵体)。
日常维护要点
无密封结构的保养:泵的“无密封”依赖于“液膜密封”(通过介质自身形成密封层),因此禁止干转(即使短时间干转也会导致叶轮与泵壳摩擦损坏),每次启动前需确认储液室有介质。
叶轮与轴承检查:运行3000小时后,拆开泵体检查叶轮是否有磨损、变形(含颗粒介质需缩短检查周期),轴承是否有异响或松动,必要时更换耐磨叶轮或轴承。
储液室清洁:定期清理储液室内的杂质、结晶物,保持流道通畅,确保自吸时介质循环顺畅。
四、常见问题处理:“判”与“解”
自吸不上液:排查吸入管路漏气(接头松动、过滤器堵塞)、储液室液位不足、叶轮反转或磨损(需更换叶轮)。
运行噪音大:可能是泵体未固定牢固(紧固地脚螺栓)、轴承磨损(更换轴承)、介质含气(排出管路放气)。
流量突然下降:检查过滤器堵塞(清洗滤网)、叶轮被杂物卡住(停机清理)、电机转速不足(检查电源电压)。
上一篇
没有了下一篇
不锈钢立式多级泵的操作与维护指南tlbym@163.com
中国 浙江 衢州市江山市山海协作工业园
Copyright © 2023江山市通联泵业成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3041959号-1
技术支持:环保在线 管理登陆 sitemap.xml